文章来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6240080-1.aspx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4日專電)第三屆唐獎漢學得主斯波義信是東洋文庫理事長,這座文庫在東洋學領域是日本最古、最大的研究圖書館,2011年增設博物館,被喻為智慧寶庫,藏書豐富宛如電影「哈利波特的世界」。
斯波表示,東洋文庫是東洋學的研究圖書館,由三菱集團第三代董事長岩崎久彌在1924年設立,是世界五大東洋學研究圖書館之一。藏書約100萬冊,還有國寶5件、重要文化財7件。
其中,漢籍書(中文書)占4成、洋書3成、和書(日本書)2成,其他是亞洲與非洲語言的書籍。
斯波平時在東洋文庫理事長辦公室工作,但遇到外賓來參觀時,他常抽空做導覽。東洋文庫的藏書核心是莫里遜文庫。1917年岩崎久彌從英國特派員喬治.莫里遜(George Ernest Morrison)收購了當時堪稱東洋學個人藏書最豐富的書籍2萬4000冊。
東洋文庫博物館的書籍展示空間採三層樓挑高設計,讓人一看就聯想起「汗牛充棟」這個成語,館內書香飄逸。聽到這座博物館被說成有如哈利波特的世界,斯波笑著說:「不久前,知名的搖滾二人組B z的主唱稻葉浩志為了粉絲,拍雜誌封面才到此取景。」
斯波指著書架上的一張照片說:「這是4年前天皇與皇后陛下蒞臨時被拍攝的照片。」當時正在舉辦佛教展,有多位導覽員充當天皇伉儷的解說員,他則負責解說莫里遜文庫。
1862年生於澳洲的莫里遜,1893年首度訪問中國,翌年從上海到重慶、經由雲南到緬甸仰光,進行長途旅行,他所寫的旅途見聞在英、法受到肯定,1895年被英國雜誌「時代」(Times)派遣為駐曼谷特派員、1897至1911年成為派駐北京特派員。
斯波說,莫里遜是醫生、記者,也當過袁世凱政府顧問。他所收藏的書籍包括日俄戰爭、辛亥革命等與中國有關的資料,因當時中國政局動亂,與亞洲有關的資料多半是由歐、美人士撰寫,莫里遜努力蒐集,這些資料非常珍貴。
有著「智慧寶庫」之稱的東洋文庫博物館設立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人對亞洲各地的歷史、文化有興趣,除了書籍,有一部份運用科技,以電子書的概念做展示。
斯波對著中央社記者,還用手撥動一下電子書做解說,他說,古書展示,不能讓民眾翻閱,但電子技術可突破這點,相當方便。
記者也詢問他為何大學時選擇攻讀漢學,斯波說,因為他位於滋賀縣的老家是寺院,可接觸到許多寫滿漢字的書籍,看漢文不是那麼艱難的事。
不過,他笑說自己大學時只學了一些中文基礎,他現在出席國際會議無法用中文發言。
斯波與記者的交談中,多次提到需要有毅力,孜孜不倦的做學問。他說:「持之以恆,才是最重要的」,研究宋代商業、經濟,這些都需要找出證據做佐證,要綿密的調查才行。之後,他也撰寫了中國都市史及有關華僑的書籍。
他認為,自己研究的是商業、民俗學或宗教,一定要實地調查、研究、做紀錄。50年代、60年代不太能去中國,有英國學者認為可從香港著手,他則選擇針對華僑做調查。 因為對移民這主題有興趣,他曾到台灣南部調查。
他說,「移動」關係著宋代商業史,這和移民有共通點。他過去曾花了兩週的時間走訪鹿港、台南、高雄,當時歷史學家林衡道還陪同他一起走訪研究。那時他注意到台南有很多寺廟,簡直就是博物館,那樣的寺廟如今漸漸少了。
斯波藉由參加國際研討會、學會等機會結識台灣、中國、香港、歐美等的學者,他感到很榮幸。
他說,在他的著作「宋代商業史」揮毫提字的學者劉子健很關照他,是他永生難忘的友人。另外,他有幸得以結識國際知名漢學大師楊聯陞、中央研究院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王世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黃寬重等人,都讓他心懷感激。
88歲的斯波幾乎每天到東洋文庫上班,從位於埼玉縣的住家搭電車約搭一小時,遇有專家、學者及訪客前來,他樂於導覽,慶幸自己身體還算硬朗,可這麼做。他說,2011年311大地震當天許多書籍從書架上震落,電車停擺,他徒步走了遙遠的路回家。(編輯:高照芬)1070624
延伸閱讀》唐獎得主斯波義信 曾剖析台南角頭聯境
延伸閱讀》唐獎得主宇文所安 譯杜詩千首
延伸閱讀》更多「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系列專題看這裡
關鍵字標籤:黎京國際設計:台北展場設計公司
|